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学会活动 >> 新闻扫描 >> 正文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奖励”学术论坛成功召开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奖励”学术论坛成功召开
[ 作者:郭兆红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002    文章录入:admin ]

2011115日,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与省测绘学会、省力学学会在南京江宁共同举办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奖励”学术论坛。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王国聘教授主持会议,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熊亚盺和来自三个学会的专家代表30多人参加了会议。

冯少东代表省科协对本次学术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在讲话中指出,如何进一步通过表彰奖励措施来吸引、引进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江苏省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以“青年人才聚集和科技创新”为主题,将在全省组织开展260多项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社会影响的学术活动,目的在于通过集中开展学术活动,营造民主开放、百家争鸣、繁荣共进的学术氛围,促进学科发展和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努力为实施创新驱动主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活动月期间,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动联合省测绘学会、省力学学会举办本次学术论坛,开展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奖励的专题研讨,很有意义。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为江苏的创新驱动和人才强省战略献智献策,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国聘在会上指出,当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发展更多的是要靠科技创新来推动。科技创新能力越强,经济发展速度就越快,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就越高。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没有人才,科技创新就成为空谈。特别是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南京大学萧玲教授指出,传统发展观引导下的创新,导致自然和人性的双重危机。因而不能单纯倡导创新,更要思考创新的伦理价值维度,包括自然伦理价值和人际(社会)伦理价值等多重伦理价值。前者突显自然价值和生态价值,后者突显人文价值和人性价值。要使创新观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东南大学吕乃基教授指出,理科、工科、文科三种思维方式都只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彼此间不能相互代替。从这个角度说,创新对象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人类社会实际所发生和面对的事务是综合的,同时涉及各个环节。因此,科技创新必须要加强团队合作。南京农业大学严火其教授认为,科技创新实质上就是科技观的思想解放问题,我们要打破科学神圣化、技术发明神秘化的幻象,只有这样才更利于科技创新;同时,科学技术是复杂的,科学研究丰富多彩,科学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更有利于做出创造性的工作,科研人员应自觉摈弃思维简单化的倾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政新教授就新近的中微子超光速事例阐述了超光速研究中的创新问题,他指出:一个能站得住脚的超光速理论应有坚实的实验基础又须在极限条件下回归狭义相对论(遵循对应原理);既不赞同那种对狭义相对论加以完全否定或修改而使新理论适用于超光速的方案,也不赞同那种坚持狭义相对论动摇不得的观点。江苏省社科院王东生研究员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新风险管理。

河海大学丁长青教授介绍了美、德、日、新加坡等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措施和有效经验,指出知识交叉与学科重组是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要创造条件,鼓励不同学科专业人员进行学科交叉,鼓励针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索和合作。南京理工大学刘魁教授从自组织哲学角度反思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指出要从他组织教育改革过渡都自组织教育改革阶段,在参照国外先进科技人才培养系统的基础上,贯彻学术本位与教育本位,自主设计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办学,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制度基础。解放军理工大学叶怀义副教授认为,拔尖人才的培养与奖励应该立足于对拔尖科技人才的素质结构的了解,拔尖科技人才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崇高的价值取向、对客观规律的笃信、强烈的好奇心、良好的观察能力、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合作精神、浓厚的问题意识、富有怀疑精神和创造性想象等。南京邮电大学孙孝科教授指出,美国创新人才培育的主要策略是:重抓源头、开门引进、名校育才和用养结合。我国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改革人才培育机制。

南京工业大学刘启华教授认为,人才培养要坚持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科技文化与伦理文化、国家观念与全球意识的广泛统一和深入结合;中华民族在21世纪伟大复兴过程中,既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也需要加强宏观管理和国际合作,努力处理好创新与和谐的关系,推动中国与世界共同和谐发展。解放军理工大学钱振勤教授指出,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奖励中,不可忽视人文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要注重人文素质培养,高校教育要打破学科壁垒,实行课程融合,加大人文渗透,探索个性化培养模式。东南大学夏保华教授认为,在国家加强文化建设的新时期,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必将成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而问题是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文化人才都是稀缺的,所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文化人才,培育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江苏省测绘学会和力学学会成功地开展了社会设奖工作,分别为本学科、本行业推荐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拔尖人才,得到了主管部门和业内科技人员的欢迎和好评。在本次论坛上,江苏省测绘学会秘书长、江苏省测绘局副总工程师陈泽民介绍了“江苏省测绘科技奖”的评奖情况,指出科技评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是对出色工作的认同,对优秀能力的褒奖、对杰出人才的肯定。江苏省力学学会秘书长钱向东教授介绍了“徐芝伦力学奖”的评奖情况及其社会影响,并分析了该奖项获得成功的原因,认为在评奖上推荐制优于申报制。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奖励”学术论坛是江苏省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活动月的重要活动之一。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立足于本会专业特长,以开放的眼界和胸襟,主动联合其他理工科学会举办学术论坛,开展专题研讨,既加强了学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为学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积累了新经验,同时,也让文、理、工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同台交流、畅所欲言、献智献策,促进了观念的更新、思想的活跃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 上一篇文章: 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召开“高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改革”研讨会

  • 下一篇文章: 研究会成功召开2011年学术年会
  •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 用户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 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页面执行时间:109.375毫秒